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湖南白陶和良渚玉器上的图案怎么那么相似?杭州的一场学术研讨会在讨论 。 我们无法想象东北的红山文化与长江流域的凌家滩文化有什么关系,但考古发现,两个地方同时发现了形象一样的玉人。 没有朋友圈,没有交通工具、通讯设备的年代,相隔千里之外,穿越千年的古人之间,文化、精神交流是怎么展开的? 这是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正在进行的一个新展览——湖南出土史前白陶,想要探讨的问题。 其实,...
为进一步完善可移动文物登录制度,提升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管理水平,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健康发展,我市非国有博物馆备案日前完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据统计,16家非国有博物馆共采集藏品11724件套(16103件),涵盖书法字画、瓷器玉器、影像文献等多个类别。 我市共有16家博物馆涉及此次非国有博物馆备案工作,从备案情况表来看,我市非国有博物馆藏品种类多样,在数据质量上走在全省前列,为今后举办展览、藏...
10月15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书画院、中央数字书画频道、桐乡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桐乡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市博物馆协办的“心望江南——马硕山艺术展”在市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马硕山近年来创作的书画精品及绘制的瓷画作品80余件,包括花鸟画精品及青花、釉里红、高温颜色釉等多种类型的瓷器。展览将持续至11月9日。 马硕山现为国家博物馆书画院画家,...
具有年代感的瓦爿墙引人注目,内容丰富的“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有趣的宁波特色非遗体验……近日,宁波博物馆“搬进”了地铁,在鼓楼站的甬城惠客厅,向往来的市民讲述宁波的历史,讲述宁波的“海上丝绸之路”,讲述宁波人走向海洋的动人故事。这是宁波博物馆和宁波轨道交通首次携手合作打造的主题文化活动。 “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宁波历史的文化脉络,更是宁波这个港口城市的灵魂。本次展出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活化...
11月2日,青瓷之都龙泉将有一件大事发生—— 故宫博物院珍藏的百余件青瓷珍品,首次公开面世,展览的地点就选在龙泉青瓷博物馆。 龙泉与青瓷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龙泉青瓷,始于三国两晋、兴于北宋、盛于南宋。 漫漫历史长河中,龙泉这片土地上,曾出现过无数青瓷大师匠人,出自他们之手的宫廷供御之器,也是不计其数。 这些龙泉青瓷珍品,曾从龙泉出发,跋山涉水,到达千万里之外的...
10月16日,北大红楼橱窗推出“不忘初心 保护自然遗产 传承生态文明——浙江自然博物院跨越式发展图片展”。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浙江自然博物院承办。 2018年8月,浙江自然博物馆更名为浙江自然博物院。本次图片展从馆舍变迁、馆藏标本、陈列展览、科普教育、学术研究、综合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浙江自然博物院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重点展示了杭州馆与安吉馆的差异化定位,以及即...
10月14日,由周口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河南省周口市书画名家推介活动——张文平、温力宪、刘佰玥、何岩书画联展在北京荣宝斋开幕。周口是著名的书画之乡,参加本次书画展的4位书画艺术名家是周口书画界的杰出代表,他们为本次展览带来了80余件书画精品。 周口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继标说,周口是羲皇故都、老子故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近年来,周口深入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着力推进“文化周口”建设,尤其是...
由中国古陶瓷学会传承专委会和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联合主办的“2018泉州窑工艺传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10月12日在泉州召开。5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古陶瓷研究专家、教授、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和热心中国古陶瓷传承事业人士参加了此次为期两天的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主要围绕如何推进泉州窑和中国各古陶瓷产区的工艺传承与创新发展展开。与会者认为,传承与创新,是中国陶瓷发展历程的必由之路。现阶段,国家高度...
10月11日至12日,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大理州文化体育局、剑川县人民政府主办,剑川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大理州文物管理所承办的“2018年度西南考古协作会暨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考古发现及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剑川举办。除协作会成员单位外,还有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凉山州博物馆等单位的50余位代表参会。代表们围绕“中国西南与东南亚的青铜文化”“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南亚的...
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中国文物报社、云南省文物局、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支持,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科技保护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的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及风险管理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省剑川县召开。 本次研讨会围绕经验分享、问题提出、行业探讨三个议题展开。与会专家学者分享了石质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研究成果和风险管理经验,具体涉及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
10 月12 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团委召开“ 青春之我 奋斗之我”——扶贫挂职干部与局系统青年干部座谈会。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顾玉才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人事司司长朱晓东主持,张磊、张洁、常金国、支小勇、贺鹏等5 位挂职干部与机关及直属单位近30 名青年参加座谈。 会议传达了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就扶贫帮扶工作和青年干部基层锻炼的批示。刘玉珠充分肯定了挂职干部的工作,通过挂职得到了锻炼和...
10月9日,河南省文物局召开局党组扩大会议,集中传达学习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交流学习体会,研究部署贯彻落实举措。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凯主持会议,省文物局班子成员、机关各处室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学习交流。 会议认为,《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份专门针对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并以中办、国办名义印发的中央政策文件,核心是聚焦文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改革发...
10月11日至13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主办的“纪念周口店遗址发现100周年暨史前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以及国内外史前遗址类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代表和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共120余人齐聚周口店,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与...
1928年开始的殷墟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关第一次全面负责、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今年是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10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局、安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殷墟科学发掘九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在安阳市举行,旨在凸显殷商文明在华夏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弘扬殷商文明和中国考古学文化,全力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的殷墟遗址考...
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日前联合14家单位联合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免费服务大众阅览和学术研究。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古籍保护的目的在于利用,图书馆作为古籍收藏的主要机构,在保障国家文化资源安全、揭示古籍文献资源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此次国家图书馆联合14家单位共同发布的古籍数字资源多达8000余部,其中,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在已发布2.5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